首页 > 最新动态 > 协会动态|第85期 掌控技术趋势,汇聚创新成果--?省汽协组织参加中汽学会2025年会
最新动态
协会动态|第85期 掌控技术趋势,汇聚创新成果--?省汽协组织参加中汽学会2025年会
2025-11-213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掌控技术趋势,汇聚创新成果

-省汽协组织参加中汽学会2025年会



★ 目         录 ★

1

商用车分会场——技术创新引领商用车高质量发展

2

协会秘书长出席学会科技委员会建言献策

3

协会会员单位在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科技奖中取得突出成绩

1.商用车分会场——技术创新引领商用车高质量发展

10月21-24日,第三十二届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年会暨展览会(SAECCE 2025)、汽车创新技术展(AITX)在中国重庆·科学会堂成功举办,在本届年会中、于1022日成功举办了商用车分会场学术交流。本届商用车分会场聚焦“电动化智能化”融合发展,由长安大学赵轩教授担任会议主席和主持,湖北省汽车行业协会秘书长、东风汽车集团副总工程师、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会士蒋学锋担任联合主席并作主题报告,协会副秘书长任卫群担任学术联络人。论坛围绕商用车电动化、智能化的最新进展,探讨商用车混合动力、商用车智能网联车路云一体化等解决方案,重点讨论商用车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的协同落地,探讨“示范先行、场景牵引、由点到面”的务实路径。



蒋学锋:商用车绿色智能协同发展的技术路径

蒋学锋秘书长在主题报告中指出,商用车的发展是伴随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而不断发展,在目前政策、市场、技术的共同驱动下,呈现了新的特点。

在绿色低碳方面,二氧化碳排放法规与污染物排放法规协调发展,我国双碳分阶段实施,拉动了电动化和低碳零碳燃料内燃机这两个方向的技术发展趋势。在电动化方面呈现提高效率和提高能量/功率密度的趋势、以适应商用车满足交通运输需求的目标;在低碳零碳燃料内燃机方面,不同种类的液态、气态燃料带来技术路线的多样性,内燃机的研发必须以平台化应对燃料多样性的特点,并不断提高热效率和降低排放。

在智能网联方面,目前商用车智能驾驶的技术路径处于CNN感知向BEV感知推进并基于规则的决策/规划阶段,正在向基于大模型“端到端”的技术路径演进,并会由两段式端到端发展到一端式端到端。在商用车智能驾驶产业化领域,除了商用车整车厂商及与其合作的商用车智驾科技公司外,还有乘用车智驾科技公司以其乘用车领域一端式端到端的技术积累、进入商用车智驾领域并以其技术经验推动和反哺商用车。商用车领域正加速形成以数据闭环、集中式E/E架构与车路云一体化协同为核心的技术体系。未来发展应坚持 车路云一体化与单车智能融合的技术路线,推动车网协同与算法自进化的并行发展。

未来商用车的发展,必定是一个在整体交通运输大视角下、绿色与智能融合发展的创新体系,在增量市场向存量市场转变的压力下,更强调基于持续学习进化能力和大模型的人工智能AI技术、基于网联协同和大数据推进智能座舱和智能驾驶技术升级、基于全价值链的创新生态资源整合、和AI驱动汽车产业全域进化的创新体系。


商用车分会场报告:绿色智能协同 技术创新引领

在商用车分会场的主题报告环节,清华大学高博麟教授做了题为《车路云一体化系统在商用车领域的技术应用探索》的报告,分享了车路云一体化系统的最新技术成果;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徐向阳教授介绍了《轻型商用车混合动力技术路线对比分析》的成果;东风汽车研发总院王鑫结合港口与城市物流的应用实践做了题为《车路云一体化驱动物流革命》的报告;长安大学汽车学院赵轩院长做了《用户特征智能关联的电动商用车可靠性试验场加速测试技术》的报告;舍弗勒智能驾驶公司陈胜利做了《无人驾驶矿卡智能线控转向系统研究与应用》的分享;重庆大学杨显通老师做了《基于平方根容积卡尔曼滤波器与动能定理的商用车质量融合辨识方法》的分享。



2.协会秘书长出席学会科技委员会建言献策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科技委员会2025年度会议暨汽车产业重大科技问题难题研讨会上,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理事及国内外多所高校、科研机构、整车集团及零部件企业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同研讨汽车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趋势。 湖北省汽车行业协会秘书长、东风汽车集团副总工程师蒋学锋,以及原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邹恒琪等行业专家受邀出席会议并发言。会议由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李骏,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理事长张进华等专家主持,参会人员超过四十位,覆盖高校、研究机构与头部主机厂代表。


一、蒋学锋:示范先行、标准打通、自动驾驶提速

湖北省汽车行业协会秘书长蒋学锋在会上围绕新能源与智能网联协同发展的落地路径,提出三项具有方向性的判断与建议:

1. 加速干线物流氢能示范

蒋学锋指出,乘用车新能源转型已进入成熟阶段,而商用车的电动化尤其氢能应用方面相对滞后。对于干线物流领域的商用车电动化,在氢能方面考虑基础设置的布局,建议针对干线物流场景、在典型线路上率先开展示范运营试点工作。充分利用其“路线固定、场景清晰、能补能控”的特征,系统推进大功率燃料电池整车与加氢体系的协同建设,形成涵盖技术验证—运维管理—成本测算—标准规程的全流程体系,从而带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创新与产业化良性循环。

2. 统一本体标准,打通“车—能—路—云”数据链

蒋学锋强调,在智能网联领域,产业链多主体并行导致的数据割裂与接口不兼容是当前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问题之一。建议由国家层面统筹、行业深度参与,推动“车—能—路—云”在关键数据结构、标注规则、安全边界等方面实现系统性统一,明确数据采集、传输、治理的技术要求,实现能源补给、车辆调度、基础设施协同及算法闭环的互联互通,加速从“分散试验”迈向“规模运营”。

3. 商用车自动驾驶“借梯快跑”

针对自动驾驶领域的差异化发展,他认为乘用车的算法、算力、传感体系与训练数据已积累到一定成熟度,商用车应充分“借梯快跑”,率先在干线运输、港区、矿区、园区等场景落地规模化运营。 他指出,商用车要在安全冗余、车队化协同、数据闭环等方面形成系统能力,建立“可营运、可复制、可扩展”的商业闭环,并沿“成本可控—安全可靠—规模部署”主线稳步推进,实现产业级突破。


二、邹恒琪:技术打通与标准先行是产业升级关键

原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邹恒琪在会上表示,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在推动中国汽车工业发展历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学会年会作为全球汽车科技创新的重要平台,汇聚了国际国内学术界与产业界精英,已成为行业交流与趋势研判的世界性盛会。

邹恒琪指出,当前全球汽车产业在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3.0指引下,面临“研产供销服一体化打通”的系统性挑战。核心在于:

  • 一是技术打通:如何实现从研发到制造、从产品到服务的全链协同;
  • 二是数据安全:产业协同创新的前提是数据可控、安全可靠;
  • 三是标准先行:学会应继续发挥行业引领作用,加快超级工厂与智慧工厂的评价体系与标准制定,以统一指标衡量生产智能化水平,为“智能制造+产业升级”提供技术支撑。

他最后强调,未来汽车产业的竞争不仅是产品竞争,更是体系竞争。只有打通“技术链—数据链—价值链”,才能真正实现从量变到质变的跨越。



3.协会会员单位在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科技奖中取得突出成绩

——多项核心技术成果由协会会员单位牵头完成

在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公布的2025年度科学技术奖中,湖北省汽车行业协会多家会员单位表现亮眼,主导或深度参与的多个项目获评一、二、三等奖,成果覆盖新能源、智能网联、动力系统与复杂场景测试等关键技术方向,全面展现了协会会员单位在行业创新中的主力军作用。


一、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高性能新能源MPV安全与节能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

牵头与主要获奖单位:

  • 岚图汽车科技有限公司(协会理事单位)
  • 武汉光昱明晟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协会理事单位)
  • 华中科技大学(协会副会长依托单位)
  • 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协会副会长单位)

该项目由岚图和光昱明晟牵头完成,围绕新能源MPV的安全性、节能性和整车性能进行了系统攻关,实现多项成果产业化,标志着协会会员单位在高端新能源产品领域持续保持技术领先优势。


二、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面向应用场景的重型商用车动力总成一体化高效节能关键技术创新》

牵头单位: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协会副会长单位) 

参与单位: 华中科技大学(协会副会长依托单位)、东风龙擎动力有限公司

(协会会员单位) 

该成果由东风商用车牵头,突破了重卡动力总成节能难题,在龙擎动力和东风重卡车型中实现量产化应用,显著提升整车能效。

《复杂行驶环境下智能汽车感知与决策控制关键技术及应用》

主力参与单位:

  • 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协会副会长单位)
  • 襄阳达安汽车检测中心有限公司(协会理事单位)
  • 华砺智行(武汉)科技有限公司
  • 武汉理工大学(协会副会长单位)、武汉大学(协会理事单位)
  • 上汽通用五菱、奇瑞汽车等

该项目在复杂路况感知、决策、控制等关键技术方面取得突破,多个核心环节由协会会员单位完成,推动智能驾驶从实验验证迈向工程化应用。


三、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发动机进气系统智能控制关键技术研究》

获奖单位:

  • 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协会会长单位)

项目围绕发动机智能控制技术进行创新,为传统动力向智能化、高效化转型提供关键技术支撑。


四、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高品质干线物流牵引车关键技术开发及应用》

主要完成单位:

  • 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协会副会长单位)、武汉理工大学(协会副会长单位)

成果针对干线物流牵引车的性能与能耗问题开展系统研发,实现多项技术在东风车型上的工程化落地。

《越野车辆全地形复杂极限场景测评关键技术及应用》

核心参与单位:

  • 襄阳达安汽车检测中心有限公司(协会理事单位)、东风猛士汽车科技公司(协会理事单位)、东风越野车有限公司(协会理事单位)
  • 北京理工大学等

项目构建了国内领先的越野车辆极限测试体系,多项关键技术与验证工作由协会会员单位主导完成。


总结

本次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科技奖中,协会会员单位共牵头或深度参与多项获奖成果,涵盖新能源MPV、重卡动力总成、智能驾驶、极限场景测试等重要方向,充分展示了会员企业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中的创新能力与产业引领作用。 湖北省汽车行业协会将继续支持会员单位在科技创新和产业化应用方面取得更高质量发展,共同助力湖北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汽车产业科技创新高地。




投稿须知

湖北省汽车行业协会公众号:[湖北汽车·行业资讯] 以搭建信息平台、展示行业风采、导向发展潮流”的服务理念,旨在为汽车界同仁和会员单位服务。

主要栏目有:本刊专稿、特别报道、政策法规、高管论谈、行业瞭望、经验交流、协会要闻、汽车文化、企业风采、营销服务、行业资讯、车界精英等。欢迎会员单位踊跃投稿,我们将摘择优选用。

投稿要求

1.主旨体现汽车人写汽车人。新闻稿(含报告文学、人物通讯)必须真实可信,事迹感人,文笔流畅,语言洗炼,思想性与艺术性完美结合(字数控制在2000字以内)。

2.新闻稿必须配上图片(注上图片说明)。

3.稿件必须注明作者、工作单位、联系方式,以方便修改时沟通。

投稿邮箱secretariat@hubeiqiche.org


2025年11月20日

撰稿:协会秘书处

插图:作者提供

排版:陈俊

编审:任卫群

监制:蒋学锋

第84期

 智领未来·共创新局”2025中国汽车与智能装备三大盛会齐启航!

第83期

展会发布、技术交流、产业协同,助力湖北汽车产业转型升级

第82期

湖北省汽车行业协会第四届二次会员大会成功召开

第81期

深化服务智能绿能产业,推动行业协同创新发展

第80期

专业知识,务实作风,转型理念,助力湖北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一2024年工作总结

扫码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湖北省汽车行业协会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